书斋网 > 其他小说 > 永生!大唐帝师,替太宗永镇山河 > 第142章 一代名相
第142章 一代名相
房间内,高阳公主坐于主位上,房遗爱坐在一旁侧位上。
“你们先下去吧。”
高阳公主挥了挥手,一旁的两位丫鬟当即退下。
待丫鬟走后,高阳公主这才说道: “你的父亲刚才在和谁说话?”
房遗爱看着自己的妻子,眼神却有些躲避,不敢直视,今天要不是妻子对父亲他们的谈话感兴趣,或许自己也没机会进入这闺房。
二人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两人分隔两房已经久矣。
“回夫……”
“回殿下,刚才与家父说话的是邓国公邓宏。”
“邓宏?”
“他来做什么?”高阳公主问道。
“邓国公是来给我父亲看病的。”
“你父亲还好吗?”
房遗爱“……”
高阳公主作为房玄龄的儿媳,平常在房家却是一副高傲的姿态,完全没把房玄龄放在眼里,房玄龄病重,她也没怎么去探望,房家对于她的行为,也是不敢多言。
“父亲最近病情加重,情况不容乐观啊!”房遗爱忍着怒气恭敬地说道。
“是啊,连邓宏都没有办法,也是苦了他了。”高阳公主似乎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嘴里才说出一句稍微好听一点的话。
对此,房遗爱已经心满意足了,可还没等他乐呵一下,高阳公主脸神又严肃了起来。
“邓国公是我父皇最信任的大臣,你以后要想方设法多跟他接触,这样对你乃至于你房家只有好处你懂吗?”
“我懂我懂……”
“这么大的人了,不要整天一副浪荡不羁的样子,多学学你兄长房遗直的稳重,我看你父亲对你兄长更加器重。”
高阳公主恨铁不成钢地教育着房遗爱,房遗爱不敢顶嘴,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活脱脱的孙子嘴脸。
高阳公主见他识趣,脸色稍微缓和一点地对他说道: “你好好表现,改日我进宫去面见父皇,看看能不能给你求个一官半职。”
房遗爱听说高阳要给自己求官,差点没忍住内心的激动,自从主子魏王倒台后,他彻底没了靠山,如今又傍上了高阳公主这条大腿,对于房遗爱来说,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呀!
但其实高阳公主也知道,即便自己再怎么求父皇,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些闲职,她最想要的,其实是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
只是日后房玄龄去后,爵位恐怕是要落到房遗直手里了,这才是高阳公主为何让房遗爱多巴结邓宏的原因。
次日,高阳公主果然进宫去面见李世民,此时,李世民正躺在龙椅上,看着房玄龄的谏书,连移动一下身体都难,邓宏输入的内力耗尽后,他的病情又渐渐加重。
“陛下,高阳公主求见。”
“哦,快宣。”
听到是爱女高阳,李世民非常高兴,这个女儿算是诸多公主中最顽皮,也是自己最喜爱的一个了。
“父皇。”
高阳迈着小步子跑到李世民跟前。
“高阳,快过来陪父皇说说话。”
“好。”高阳公主小脸笑着迎了上去。
“今日来找父皇是为了房遗爱的事情吧?”
还不等高阳开口,李世民就猜到了女儿的来意。
“父皇,哪有啊,高阳是担心父皇的身体,这才进宫的。”高阳歪着小嘴,委屈巴巴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却十分高兴,晚年的李世民特别孤独,最是渴望亲情。
李世民拿出房玄龄的劝谏书,对高阳公主说道: “房玄龄病危将死,却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
“那父皇该怎么赏赐房家呢?”高阳公主微笑道。
李世民看着爱女高阳,终究是于心不忍,随后说道: “那就封房遗爱一个右卫正四品下中郎将吧。”
“父皇,这会不会太小了!”高阳公主略有不满,委屈地说道。
“高阳,万不要恃宠而骄。”李世民见爱女心这么大,脸神突然严肃了起来,高阳公主见状,只好作罢。
另一边,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演结束了。
“唉!”李淳风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针对邓宏的预言又失败了。
“究竟是何种强大的力量,竟连道友你我联手也无法窥视半分。”李淳风无奈道。
袁天罡对此倒是表现得很平淡。
“不要心急,虽然我们无法预言到邓宏背后之人,但却并非一无所获,至少我们预言到了一千五百年后的大势。”袁天罡笑道。
“是啊,想不到一千五百年后的世界是那样的,难怪邓宏称我们为古人,看来我们是真古老了呀。”李淳风笑道。
对于一千五百年后的那个世界,他感到了不可思议,尤其是华夏的国运……
“也不知邓宏道友那边怎么样了?”李淳风突然担忧道
……
另一边,自那日后,房玄龄的病情日夜加重,李世民已经无法起身去看望他了,但心里仍然挂念,每日都要派御医前去替房玄龄诊治。
但将死之人岂是凡人所能弥救,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晚,房玄龄吐了一口大血,御医们虽竭尽全力整治,但仍然无法将他救醒。
在昏迷一宿后,一代名相房玄龄于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岁。
天亮后,前宰相梁国公房玄龄病逝的消息震动京师,在京的文武百官纷纷前去悼念,房玄龄生前以民生为主,因此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长安的百姓自发前往梁国公府为其悼念。
邓宏携子邓破奴亲往房府哀悼,对于房玄龄的离世,他是遗憾的,想起房玄龄生前对自己说的那些忠言,邓宏渐渐陷入了沉思。
只可惜自己穷尽力量也无法让这位为大唐操劳一生的名相度过贞观二十二年。
房府一片哭嚎之声……
太极宫内,李世民侧躺在龙椅上,望着房玄龄的画像悲从中来。
房玄龄隋末大乱时就给跟随自己,三十年间,他为自己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二人虽为君臣,却情同手足。
遥想起往昔岁月,李世民眼泪忍不住不停地往下坠落,此刻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与人言说。
李世民伤心得昏睡了过去,房玄龄的离去,让他苍老的内心再次受到了重击。
故人相继离去,也宣告着一个辉煌的时代即将落下帷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